1. 古代女子出嫁自己做嫁衣
古代嫁衣都是红色。古代女子成婚要穿大红色嫁衣即凤冠霞帔
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辞海》: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披:
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2.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大领对襟是它的一大特点,所以又称为对襟长袍。另外它左右胯下开叉,有水袖,是华贵又奔放的休闲服饰。在戏曲中帔一直是帝王、将相、官吏、豪绅的常服,有男帔,女帔之别,颜色分红、蓝、黄、绛、紫、粉红、天青等,其中红色是新婚或喜庆的代表色彩。
2. 古代女子出嫁衣服配饰
1、婚姻信物:
簪子是古代的定情信物之一,有着结为夫妻的意思。发簪是古代女子束发的饰品,女子用来绾定发髻,它也是簪、钗的鼻祖。有一种携手同行的含义,送给女子簪子则是表示要娶该女子为妻。古代恋人之间还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折断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心爱的人,一半自己留着。等到再次相见的时候再合在一起,所以玉簪也就成为了爱情的象征。
2、及笄礼物:
古代女子满15岁就被视为成年,也称为及笄之年,送发簪是作为女子成年礼礼物。
3、表达欣赏:
表达对女子才艺的欣赏,一种认可,也有打赏的意味。
3. 古代女子的嫁衣
十里红妆白日鲜,就是形容美丽嫁衣的
4. 古代女子出嫁嫁衣谁来做
汉式婚礼的道具:
1、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相当于现在的婚车吧,现代人的因为距离比较远一般不选择用花轿迎亲了。
2、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矫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4、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5、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6、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7、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8、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9、秤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汉式婚礼中很多环节都涉及到好意头,仿佛是一个充满吉祥如意的婚礼,给人一种中国特有的喜庆
10、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5. 古代女性出嫁
如果是望族的年轻女子,未婚则称自己为“小女子”,或“奴家”,一些明清的小说中许多有身份的女性,也是直接就用“我”这个称谓的。如果已婚,则自称为“妾”或“妾身”,或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自称为“贱妾”。
拓展资料:古代女子自称“小女子”“奴家”、“民女”、“奴婢”,古代已婚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
由于女子“三从四德”的约束和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相对于男人来说,女人的地位都是差很多的,因此在男人面前,女子都需要采用“贱称”,也就是有意的贬低自己,来显示男子的地位。而“奴家”作为使用的最为广泛的自称用语,所有女子不论贵贱长幼都可以使用,只有极少数情况比如地位尊贵的女子或者老人才不适合使用这个词语。
因为“贱称”这个社会风俗的存在,把自己说的越低贱,越能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因此在自称上所有女性之间是不存在大禁忌的,只有如“哀家”“本宫”“老身”这类的特定用语才有限制。
6. 古代嫁女嫁妆
彩礼是中国古代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古代女子的嫁妆远高于彩礼,最少2倍。
古代男女结婚,女方要陪送嫁妆。按照习俗,女方嫁妆一般是男方彩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女子出嫁后,嫁妆即归属夫家所有,为夫妻共同财产,妻子去世后,嫁妆及陪嫁物品归属于夫家。
唐代制定了关于妇女嫁妆权的法律规定,到宋代就更加的详细了。《宗法条目》中就规定:“嫁女费用一百贯,娶妇五十贯,嫁资倍于娶费。”意思是说,嫁妆钱如果是100贯,那么彩礼钱就是50贯。嫁妆钱要是彩礼钱的倍数。
由此可见,从宋朝开始,男人娶媳妇,不仅可以得一个美貌的小媳妇,为自己生儿育女,而且可以赚上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7. 古代女子出嫁穿的衣服
红纱帐缠绵的梳妆台前,一方葵形铜镜衬映出人儿的倒影,凤冠霞帔,红唇皓齿,纤腰犹如紧束的绢带,十指好似鲜嫩的葱尖.鲜红盖头,能盖住的是泪千行,盖不住的是如丝线般缠绕心脏的悲伤.
8. 古代女性嫁妆
1、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古代新人的着装
2、梳子: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梳子有“结发”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3、绣花鞋:鞋与“偕”同音,寓意夫妻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
4、压钱箱: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婚庆中女方送嫁礼品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新人饰品
5、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6、如意秤:取材于传统婚礼仪式中用于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的如意秤,现作为父母送给出嫁女儿的婚庆九宝之一,希望女儿今后的生活称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
7、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8、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黄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9、剪刀:是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9. 古代女子出嫁自己做嫁衣可以吗
做嫁衣的意思是给别人在做出嫁时的衣裳,形容忙来忙去,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促成了别人的好事,出自秦韬玉的《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例句:
1、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工藏,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
2、洞庭活水养殖出来的高品质河蟹不愿再为人做嫁衣裳,更不甘矮人一等。
3、不是结茧织衣,就可以蜕变成蝶,也许只是吐尽寒丝,为他人做嫁衣裳。也说成为他人作嫁衣裳。
字面的意思是说给别人在做出嫁时的衣裳,形容忙来忙去,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促成了别人的好事。
10. 古代嫁衣是自己做的么
不同时期的嫁衣款式不同。 中国古代早期嫁衣的确不是红色的,红色婚服作为主流是明朝才开始发展的,往前还有黑色、白色、青色等不同颜色。
周朝:尊贵黑色 周朝时期,婚服的色彩遵循“玄纁(xūn)制度”。玄,黑色;纁,浅红色。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婚礼讲求庄严肃穆,要着玄色衣裳,也就是黑色嫁衣。 《易系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概取诸乾坤。
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但土无正位,托位于南方。火色赤,赤与黄,即是纁色。”
人们认为玄、纁二色象征着天地并存,最为尊贵。是以婚服通常选用黑色打底,镶以红边,也表现了周朝人对天地玄黄的敬畏之情。
周朝之后,秦汉的婚服延续周礼,也以玄纁二色为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