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唐朝衣服图片大全大图
丽人行
作者: 杜甫 (唐代)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2. 唐朝古代衣服女装图片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粉妆。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人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夜游 [唐]沈佺期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 《丽人行》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宫中行乐词其一 李白
3. 古代唐朝衣服图片大全大图女
这些就是一到九品的官服图片
4. 唐朝衣服图片大全图片
1、幞头靴袍
唐代壁画中出现了大量戴幞头、穿窄袖长袍、穿乌皮靴的人物,这是吸收了西域各族“窄袖长身袍”与幞头结合而成的一种新装,是唐代初期最流行的男式“胡服”,到了盛唐时期逐渐为“襕衫”所代替。
2、笠帼半臂:戴笠帽,穿窄袖衫,外套半臂,白布裤,芒履。半臂就是短袖衣,“其式长不过腰,两袖仅掩肘”(宋•高承《事物记原》),是适合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服装,也是唐代男女通用的服装。
3、大袖裙襦
从隋代到唐初,壁画中的皇后、命妇、庶民均著交领大袖襦、白练裙、蔽膝、方头履。有的蔽膝两侧有旒,保持汉晋“袿衣”形式而又略有新意。
4、窄衫小袖
隋唐妇女又一新装。窄袖长垂,裙腰高束,这就是隋代所谓“半涂”(长袖),贵族庶民上下通用。唐初窄袖与隋代不同,有圆领、交领、袖至腕、长裙曳地,脚穿弓履或高头履,即唐诗中所谓“小头鞋履窄衣裳”(白居易《上阳人》),与西安和吐鲁番出土的墓画、绢画中的宫廷仕女装扮完全一样。
5、丈夫靴衫
盛唐壁画中有戴幞头、著窄袖衫、穿长靿靴的侍女.幞头罗纹如纱,透出额头,这就是唐诗中所谓“新装巧样画双蛾,慢裹恒州透额罗”(唐•元稹《采春》),这种装扮出自宫廷。太平公主曾著“紫补玉带皂罗折上巾”,歌舞于高宗和武后筵前。按《新唐书》里说:“这种衣男子之衣而靴”的服装是“袭契丹之服”,可见这也是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服制。
5. 中国古代唐朝服装图片
唐朝时官服三品以上官员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品服的花饰:三品以上绣纹:
一品,径五寸独科花;
二品,径二寸独科花;三品,无枝叶散答花。四至七品绣纹,均是径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无绣纹。庶人只能衣白布。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吏,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6. 唐朝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图片
2. 男子的常服
而常服并不是像我们字面意思理解的平时随便穿穿的衣服,唐朝时期的常服也有一定的规定,远远不是像今天的衣着自由。
在唐朝规定了常服的颜色,从那个时期开始,中国封建皇帝的标配色就成为了赤黄色,除了皇帝,所有人都不能穿这个颜色,以此来显示皇帝的崇高地位。
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如果皇帝赐给臣民一件和赤黄色相近的黄马褂,就是莫大的荣耀,值得一个家族骄傲好多代的原因,因为皇帝的黄袍就是地位的象征。
而对日常的百官服饰,在《旧唐书》中有这样一个规定:唐高祖武德四年,规定三品以上服紫,饰用玉;五品以上服朱,饰用,金;六品、七品服绿,饰用银;八品、九品服青,饰以输石。
可见,不仅仅规定了服饰要求,也规定了衣服上的装饰要求,十分的仔细谨慎了。
在唐朝,衣服的颜色和官员的地位没有太大关系。
根据《十驾斋养新录》中记载:虽宰相之尊,而散官未及三品,犹以赐紫系衔”,“非賜不得衣紫”田。
官员之外,唐朝武德令规定: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服色用黄色或白色,饰以铁铜。
所以通过官员的衣服颜色,并不能直接看出来品级的高低。随后,民间百姓的衣服也有了白色,黑色等,因为常服更加方便,也日渐成了大多数场合,男子的服饰。
二.隋唐时期女子的服饰,个人地位的象征
1. 女子的礼服
对于男子都有明确的服饰规定,那么处于封建社会地位偏低的女子,更有着一套严苛的制度。
但是女子能穿什么样的衣服,完全取决于家里的男丁,也就是丈夫和儿子的地位和职位。这就使得很多的富家小姐,贵族的女子服装要比平民百姓显得高贵的多。
在隋文帝时期,就明确规定了女子的服装,将女子分为皇后,公主,嫔妃,命妇等几类,对于他们的服饰进行了要求。
比如尊贵的皇后,可以把首饰为12花树,而其他的人不能和皇后相似,一定是小于皇后的首饰数量的,随着地位的高低依次减少。
而皇后在不同的场合也穿着不同。
根据《隋书》的记载:“皇后在祭祀及大事时服棉衣,亲蚕服鞠衣,以礼见皇帝服青衣,宴见宾客服朱衣。"
可见,在封建时期当皇后,的确要有严苛的一套服饰礼仪,以代表皇家的形象。除了皇后,还有太子妃等,也会随着典礼的不同,穿着不一样的服饰出席。
2. 女子的宴服
女子的宴服类似于男子的常服,也是平常生活里的服装,女子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取决于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地位。
不仅仅要根据他们的等级选择自己的服装,也不能高于自己的丈夫或儿子,这无疑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女子在封建社会的地位并不高于男子。
对于颜色有要求,对于衣服的材质自然也是严格的。但事实上,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在《旧唐书》中,描绘了这一历史现象是:“风俗奢靡,不依格令,绮罗锦绣,随所好尚。上白宫掖,下至匹庶,递相仿效,贵贱无别。”
可见,实际情况之中,女子的服饰只有在颜色上得到了很好的区分。
7. 古代唐朝衣服图片大全大图真实
一、襦裙服
在古代,“衣裳”一词与今义不同,“衣”指的是上衣,而“裳”指的是下衣。
中国传统的汉服女装,讲究的是“被体深邃”,也就是说,“上衣”和“下裳”是相连在一起的,然后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布作为其边缘,以相区别。因此,这种服饰也叫做“深衣”。
而唐朝女装则不同,采用的“两截穿衣”,“上衣”包括了襦、衫、半臂、披帛等,而“下裳”则主要是裙。这种襦裙服也是唐朝女性穿衣的主要
二、胡服
唐朝皇室是有“胡人血统”的。唐高祖的母亲独孤氏、唐太宗的母亲窦氏、唐高宗的母亲长孙氏都是胡人。
因此,李唐皇室对胡人的风俗文化也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唐太宗、唐玄宗都喜欢胡舞,胡人的音乐、服饰也在唐朝宫廷内流行。
受皇室的影响,唐朝贵族女性也对充满异域风情的胡服趋之若鹜。有了她们的带动,胡服在唐朝迅速流行起来,甚至一直蔓延到民间,改变了社会的审美潮流。
盛唐时期,穿胡服跟奏胡乐、跳胡舞、饮胡酒一样,成为长安街头的一种风尚。
在这些极具异域风情的胡服中,对唐朝女装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波斯、回鹘、吐蕃等国的服装。它们的形制也大致如下:窄袖修身的小袖袍、袴褶、小口裤、胡帽、革带、革靴。
三、男装
在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子是不能身着男装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内则》中,不仅有“男女不通衣服”的规定,甚至要求“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可见,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然而在唐朝,女子穿着男装却成为了稀松平常之事,上至女皇公主,下至市井民女,都乐于穿着男装。而穿上一身窄袖紧身长袍和长裤,把自己装扮成一名胡人,更是唐朝女子的一种街头穿衣时尚。
8. 唐朝衣服的图片
唐朝盖的被子的图片是国色天香的牡丹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