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衣服排名
穿越剧的经典,穿越剧的鼻祖,神雕侠侣是白古颜巅,寻秦记是黑古颜巅。
据说黄易当时对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视剧,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古天乐扮演项少龙。 事实证明,他眼光真是不错。
改编后的剧情里,项少龙不再是原著中的种马,而是机智、深情。演员都不错,有颜值,有演技,而且剧情紧张,让人一直想追下去。
Top2
神话
豆瓣评分:7.5
改编成龙主演的电影版《神话》,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剧情上比电影更深入,还添加了一些悬疑元素,有推理性的东西,比如那个虎形吊坠,方形盒子,六位行者,六种钥匙。
胡歌的易小川真的帅,最让我惊艳的是白冰,塑造的玉漱和金喜善的相比也毫不逊色。
高要这个人物其实演的算是最出色的了,可能很多人对高要恨小川觉得有点过分了,因为恨了二千年,没小川他到不了秦朝,也就成为不了太监,也不会信错刘邦。
Top3
穿越时空的爱恋
豆瓣评分:7.9
大陆第一部穿越爱情喜剧,2002年播出时创下了超过10.0的收视率。
剧情融合了言情、偶像、现代、古装及搞笑等多种元素,情节诙谐幽默又不失温馨。
张庭和徐峥在剧中的对手戏也相当精彩,古灵精怪的小玩子,一直默默包容她的朱允文。
这部剧我最大的记忆点就是北京烤鸭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要去吃片皮烤鸭。
Top4
步步惊心
豆瓣评分:8.4
桐华的原著《步步惊心》堪称清穿小说的经典,这部剧与原著贴合程度很高,演员还原度高,服装做工精良,装妆容赞。
每一个主演都符合小说中的形象,刘诗诗的若曦纯净带着忧伤,吴奇隆的四爷霸气带着无奈。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若曦和八爷在雪的世界里执手漫步,尽管无言,却是美好到仿佛整个世界静止的感觉。
Top5
我在未来等你
豆瓣评分:8.5
37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李光洁饰),因为人生和工作都不如意,在梦里回到了自己的17岁,遇见了曾经的自己。
质量很高的网剧了,道具组很用心,有很多具有时代符号的道具让人回到了80年代。
看过小说原著,比预料的好很多,之前还担心青春片会显得过分矫情,但刘大志(费启鸣饰)的表演很放松,郝回归的逗比演技也很到位,片子的节奏和巧思很多。
Top6
EU超时任务
豆瓣评分:8.4
穿越不是新题材,但是编剧却玩出了新花样,来回穿越的设定最牛。
开头感觉一般般,越到后面越精彩,节奏一点都不拖沓,男主王浩信人帅演技好,女主朱千雪演技差点但是观众缘挺好的。
剧情很赞,22集11次穿越,每一次穿越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一次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紧紧吸引观众的目光,不断去猜测下一次会发生什么。
Top7
太子妃升职记
豆瓣评分:7.2
男穿女,剧里声效配音和服装天雷滚滚没谁了,特效主要靠二百架台风扇,上至老太太下至小鲜肉颜值高超。
配色如港影美到飞,场景全搭建假不行,一部靠演员觉悟来撑的戏。
如此破廉耻的设定,挑战神经与面瘫的奇葩剧,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太!带!感!了!
Top8
传闻中的陈芊芊
豆瓣评分:7.5
剧本有梗有料,对穿越和女主编剧身份这两个核心设定的利用度很高,笑料和情节都是据此来做的。
赵露思在演了一众古装狗血泡沫剧之后,终于来了一个重磅的角色。 丁禹兮还是古装扮相好看,比现代剧强不少。
有新意有笑点有苏点的古偶小甜剧,比现在市面上90%的网剧好看吧。
Top9
古今大战秦俑情
豆瓣评分:6.9
全剧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世。
蒙天放x韩冬儿x秦始皇x妹姜,蓝天x朱丽丽x白云飞x阮梦玲,罗开平x徐小婧x秦兆风x安妮。
每一世中,同时看见四颗流星的四个人命运会紧紧缠绕在一起,这仿佛一个魔咒贯穿全剧。
剧情很紧凑,张弛有度,人物也刻画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很无聊,很多情节都是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里面有悬疑、考古、幽默、时尚等多种元素。
Top10
宫
豆瓣评分:6.2
当年很火的穿越剧,让穿越剧红遍中国的国产剧。大街上的手机铃声都是“我用尽一生一世来把你供养…”。
杨幂的穿越剧的经典,穿越剧的鼻祖,神雕侠侣是白古颜巅,寻秦记是黑古颜巅。
文章图片2
据说黄易当时对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视剧,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古天乐扮演项少龙。 事实证明,他眼光真是不错。
文章图片3
改编后的剧情里,项少龙不再是原著中的种马,而是机智、深情。演员都不错,有颜值,有演技,而且剧情紧张,让人一直想追下去。
文章图片4
Top2
神话
豆瓣评分:7.5
文章图片5
改编成龙主演的电影版《神话》,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文章图片6
剧情上比电影更深入,还添加了一些悬疑元素,有推理性的东西,比如那个虎形吊坠,方形盒子,六位行者,六种钥匙。
文章图片7
胡歌的易小川真的帅,最让我惊艳的是白冰,塑造的玉漱和金喜善的相比也毫不逊色。
文章图片8
高要这个人物其实演的算是最出色的了,可能很多人对高要恨小川觉得有点过分了,因为恨了二千年,没小川他到不了秦朝,也就成为不了太监,也不会信错刘邦。
文章图片9
Top3
穿越时空的爱恋
豆瓣评分:7.9
文章图片10
大陆第一部穿越爱情喜剧,2002年播出时创下了超过10.0的收视率。
剧情融合了言情、偶像、现代、古装及搞笑等多种元素,情节诙谐幽默又不失温馨。
文章图片11
张庭和徐峥在剧中的对手戏也相当精彩,古灵精怪的小玩子,一直默默包容她的朱允文。
文章图片12
这部剧我最大的记忆点就是北京烤鸭了,看的时候一直在想要去吃片皮烤鸭。
文章图片13
Top4
步步惊心
豆瓣评分:8.4
文章图片14
桐华的原著《步步惊心》堪称清穿小说的经典,这部剧与原著贴合程度很高,演员还原度高,服装做工精良,装妆容赞。
文章图片15
每一个主演都符合小说中的形象,刘诗诗的若曦纯净带着忧伤,吴奇隆的四爷霸气带着无奈。
文章图片16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若曦和八爷在雪的世界里执手漫步,尽管无言,却是美好到仿佛整个世界静止的感觉。
文章图片17
Top5
我在未来等你
豆瓣评分:8.5
文章图片18
37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李光洁饰),因为人生和工作都不如意,在梦里回到了自己的17岁,遇见了曾经的自己。
文章图片19
质量很高的网剧了,道具组很用心,有很多具有时代符号的道具让人回到了80年代。
文章图片20
看过小说原著,比预料的好很多,之前还担心青春片会显得过分矫情,但刘大志(费启鸣饰)的表演很放松,郝回归的逗比演技也很到位,片子的节奏和巧思很多。
文章图片21
Top6
EU超时任务
豆瓣评分:8.4
文章图片22
穿越不是新题材,但是编剧却玩出了新花样,来回穿越的设定最牛。
文章图片23
开头感觉一般般,越到后面越精彩,节奏一点都不拖沓,男主王浩信人帅演技好,女主朱千雪演技差点但是观众缘挺好的。
文章图片24
剧情很赞,22集11次穿越,每一次穿越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一次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紧紧吸引观众的目光,不断去猜测下一次会发生什么。
文章图片25
Top7
太子妃升职记
豆瓣评分:7.2
文章图片26
男穿女,剧里声效配音和服装天雷滚滚没谁了,特效主要靠二百架台风扇,上至老太太下至小鲜肉颜值高超。
文章图片27
配色如港影美到飞,场景全搭建假不行,一部靠演员觉悟来撑的戏。
文章图片28
如此破廉耻的设定,挑战神经与面瘫的奇葩剧,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太!带!感!了!
文章图片29
Top8
传闻中的陈芊芊
豆瓣评分:7.5
文章图片30
剧本有梗有料,对穿越和女主编剧身份这两个核心设定的利用度很高,笑料和情节都是据此来做的。
文章图片31
赵露思在演了一众古装狗血泡沫剧之后,终于来了一个重磅的角色。 丁禹兮还是古装扮相好看,比现代剧强不少。
文章图片32
有新意有笑点有苏点的古偶小甜剧,比现在市面上90%的网剧好看吧。
文章图片33
Top9
古今大战秦俑情
豆瓣评分:6.9
文章图片34
全剧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世。
蒙天放x韩冬儿x秦始皇x妹姜,蓝天x朱丽丽x白云飞x阮梦玲,罗开平x徐小婧x秦兆风x安妮。
文章图片35
每一世中,同时看见四颗流星的四个人命运会紧紧缠绕在一起,这仿佛一个魔咒贯穿全剧。
文章图片36
剧情很紧凑,张弛有度,人物也刻画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很无聊,很多情节都是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里面有悬疑、考古、幽默、时尚等多种元素。
文章图片37
Top10
宫
豆瓣评分:6.2
文章图片38
当年很火的穿越剧,让穿越剧红遍中国的国产剧。大街上的手机铃声都是“我用尽一生一世来把你供养…”。
文章图片39
杨幂的赞扬和争议都是从这部剧开始的,因为这部剧杨幂一下火遍全国,整个一年被娱乐圈称为杨幂年。
文章图片40
和争议都是从这部剧开始的,因为这部剧杨幂一下火遍全国,整个一年被娱乐圈称为杨幂年。
2. 古代衣服什么样
1,靛蓝色的长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银丝边流云纹的滚边,腰间束着一条青色祥云宽边锦带,乌黑的头发束起来戴着顶嵌玉小银冠,银冠上的白玉晶莹润泽更加衬托出他的头发的黑亮顺滑,如同绸缎。
2,他穿着一身紫色直裰朝服,腰间扎条同色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丰神俊朗中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依旧如前世般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低至尘埃。
3,冰蓝色对襟窄袖长衫,衣襟和袖口处用宝蓝色的丝线绣着腾云祥纹,靛蓝色的长裤扎在锦靴之中,正大步而来。
4,一件雪白的直襟长袍,衣服的垂感极好,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乌发用一根银丝带随意绑着,没有束冠也没有插簪,额前有几缕发丝被风吹散,和那银丝带交织在一起飞舞着,显得颇为轻盈。
5,高挑秀雅的身材。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 巧妙的烘托出一位艳丽贵公子的非凡身影。那笑容颇有点风流少年的佻达。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他穿着墨色的缎子衣袍,袍内露出银色镂空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手持象牙的折扇。栏外的花园里,芙蓉月下妖娆,浅红色的新蕊,明媚的像要召唤回春天。
6,他穿一身惨绿罗衣,头发以竹簪束起,身上一股不同于兰麝的木头的香味。天边晚云渐收,淡天琉璃。惨绿少年的脸如桃杏,姿态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少年瞳仁灵动,水晶珠一样的吸引人。
7,那个修长的身影背对着我,一动不动的站在荷塘边上。他的袍服雪白,一尘不染。连日光都不好意思留下斑驳的树影。他的头发墨黑,衬托出他发髻下珍珠白色脖颈的诗意光泽。他的背脊挺直,好像在这白杨树一样挺秀的身材中,蕴含着巨大坚韧的力量。
3. 古代历代服装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爱看古装剧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历朝历代的服装都不一样,看衣服可以知道是什么朝代的剧。中国历史朝代众多,服饰演变比较纷繁复杂。事实上,变化的只是衣服的式样。在结构本质上改变并不是很大。研究者认为中国服饰演变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革有三次。
第一次变化来自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一般都是短衣长裤,衣身紧窄,相对于汉服的宽袍大袖,穿胡服活动的灵活度更高,便于作战。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军事上的实力。不过,这也使他成为了我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随着“胡服”的被抵制到被接受,民族服装的融合交流也就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变化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大量游牧民族内迁,胡汉融合趋势加强。游牧民族与汉民族在服装上的交流融合也更加明显。北方民族的“裤褶”,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裤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服式,有点儿像汉族的长袄,对襟或左衽,而汉族衣服是右衽的,这种式样逐渐广泛流行于民间,男女均穿。而北魏孝文帝的改制,以法令的形式要求鲜卑人改穿汉魏衣冠,又一次促进了胡、汉服饰风格的交融。此外,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的衣服面料或边缘装饰上莲花、忍冬等纹饰开始大量出现。正是这样的南北服饰交流,到了盛唐时期,服装史上出现了“兼容并蓄”的变化。
第三次变化,是清朝对服饰的改制。清初统治者强制汉人剃发易服,旗袍、马褂等很多游牧民族的服饰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我国已形成的服装传统。在中国古代的整个服装发展史上,清代的服制是最为庞杂与繁缛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近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服装开始走向近代化。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出了改易服饰的主张,而此时的清末大量的海外留学生也成了改变着装的先驱,他们“往往改易西装,自断发辫”,成为“洋派人士”。而推翻满清的孙中山先生,也首先在服饰上革了满清的命,他提出了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使得服装摆脱了传统上的尊卑等差,符合了现代服装的理念
4. 古代的衣服种类
【夏商周时期】
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是以「天子」的冕服为中心,逐步发展和逐渐完备。根据古典的记载,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则在继承夏、商制度下变革发展,影响后世各朝的章服制度。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韨」,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秦朝服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特点)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赢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中华国家势力和汉民族的形成及延续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服饰和风俗研究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周人的图腾是火,因秦始皇十分迷信阴阳五行之说,所以认为是秦的水灭掉了周的火。而黑色主水,固尚黑),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由来】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特点】交领、右衽、系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是承袭了秦汉旧制的。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则出现了一种各民族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汉族男子开始穿起紧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带和长裤皮靴的胡服;汉族妇女的服装样式也由褒衣博带、上长下短变成紧身适体、上俭下丰。深衣形制在民间渐渐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男子服饰——衫: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约束,袖口宽大,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
女子服饰——对襟和长裙:魏晋时期大体沿袭秦汉旧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后逐渐有所变化。初期,妇女所着衣衫多为对襟,衣袖宽大,并在袖口缀有一块颜色不同的贴袖。所着长裙式样很多,有间色裙、纬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腰间有帛带系扎,有的还在腰间缠一条围裳,用来束腰。
【唐朝服饰】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汉服中的衫裙、圆领袍服与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宋朝时期】
宋代初年,朝廷参照前代规定了皇帝、皇太子、诸王及各级官吏的服制。宋代服饰与唐代服饰相比,不仅款式少有创新,而且色彩较为单调,趋向于质朴、洁净和自然。
男子服饰——官服:宋代皇帝服饰承唐制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这是祀享、朝会、亲耕、视事、燕居的衣着。
平民服饰:北宋汴梁人的衣着:卖药、卖卦的,都具冠带,士、农、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来角带,有的不戴帽子,行业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圆领袍衫为主,下身着裳,即穿裙。
宋代文人多着直领上衣,长短至膝,下着黄裳,方履,礼宾时束大带。
【明代】
朱元璋贯彻他「复汉官之威仪」的主张,下诏将元代遗留的辫发、椎髻、胡帽、男子的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参照周汉,取法唐宋,对服饰制度做了大规模调整。这套服制先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才算基本确定。永乐、嘉靖时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项规定更加具体。明代首创的补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织绣技术的高超。
男子服饰——官服:明代官服恢复唐制,但较唐代的「品色衣」等级差别更加明显。这与朱元璋获取政权后,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关。官服中的冕服只限于皇帝、皇太子、亲王等皇室成员于祭祀或朝会等大典时服用。
女子服饰——明代命妇冠服分礼服与常服两种。皇后礼服用于受册、谒庙、朝会等大典。皇后常服除凤冠外,尚有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永乐时,衣服改用黄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饰珠玉等各种饰物。另有袄子、鞠衣、缘裙等,颜色、质料、花纹等都有规定。明代授有封号官员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服饰也有严格规定。其礼服用于朝见君后、参与祭祀等大典。主要有凤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
【清代】
从服饰发展的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的变革最大,服饰的形制也最为庞杂繁缛。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发令,从此,男子一改束发为削发垂辫,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的宽衣大袖与统袜浅鞋,传统法服被最后消灭。但从清代服饰中仍可看到对前代服饰某些方面的保留,如衮服、朝服的十二章纹;官服朝挂的补子;官员帽顶所用珠玉、珊瑚、宝石、金银的等差;以及以命妇朝冠所缀金凤、金翟数目多少区分等级的制度。清王朝后期,自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开始,至光绪时期,先后几次选派学生出国学习。留学生到国外,即剪掉了辫发,开始着西装。以后,清政府开办学堂,操练新军,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军服。学生和军队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男子服饰——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按品级服用。服饰有衮服、朝服、龙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补服、行挂等。
满族女服——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或外罩坎肩;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满族妇女的长袍,袖口平大,长可掩足。贵族妇女用团龙、团蟒,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边。衣领较低,后渐加高。长袍初极宽大,后腰身渐小。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有对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这种长袍以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旗袍。
5. 古代衣服排名前十名
汉尚华莲——龙母,鲛人泪
流烟昔泠——杜若
梨花渡青鸾
山海集北极星
钟灵记般若
夜弦歌
牡丹国色
凤来仪
花神祭
长生殿
念安
明月光
花影月暮春
花影月雍荣乡
花间赋聞昕
花间赋帷帽仕女
花间赋姚黄
花间赋捧盘仕女
湘灵记逸飘然
本草阁知微
清辉阁澄流
清辉阁千里江山
清辉阁虞美人
司南阁清平调
司南阁谷风叹
司南阁瑶花
芥子记登仙
芥子记释妙仙
汉尚华莲绿萝
汉尚华莲紫藤萝
华姿仪赏媚娘
华姿仪赏书落
华姿仪赏未央
秦风无衣蔻色
残夜阁少艾
彩云间玉嵘
菩提雪慈航净
赭颜汉服青岑
6. 古代衣服排名前十
谢谢邀请!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春秋战国服饰(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成为趋势。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深衣剪彩独特,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相连接,用途最为广泛,隆重程度仅次于朝祭之服。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
秦汉服饰(公元前221~公元220)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qiān]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
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初统治者汲取秦亡的教训,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
汉初,由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提高。当时民间手工业最普遍的就是纺织业。这一时期丝绸锦绣产量极多。汉代的纺织工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裙子的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相传汉朝赵飞燕被立为皇后以后,十分喜爱穿裙子。有一次,她穿了条云英紫裙,与汉成帝游太液池。鼓乐声中,飞燕翩翩起舞,裙裾飘飘。恰在这时大风突起,她像轻盈的燕子似的被风吹了起来。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没想到惊慌之中却拽住了裙子。皇后得救了,而裙子上却被弄出了不少褶皱。可是说来也怪,起了皱的裙子却比先前没有褶皱的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仿,这便是当时的“留仙裙”。〕
汉代创造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使汉代人对人类生产能力持有乐观信心。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中作者说到“汉人继承了道家美学的基本思想,又舍弃了它的消极出世思想,吸取了儒家某些合理观点,注意了自然规律与人的目的的统一性,坚信广大的外部世界存在着无限丰富多样的美,人们应当积极地去发现、占有,享受这种美。”
魏晋南北朝服饰(220~589)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大红〕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
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
鲜卑族北魏朝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饰。
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衣服的形式适体。六朝的服饰,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则穿褂襦,杂裾双裙,甚是美观。这个时期的服饰,可以参鉴《洛神赋》、《列女传》等图卷。
北朝的服饰,以合身的裤褶装、短袍衫,各式的靴子为特点,服装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妇女的服装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种花冠为点缀,进而导致宋代的凤冠定制。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隋唐服饰(581~907)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乌纱帽的翅是平直的〕,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侯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裰”〔duō,古代士子、官绅穿的长袍便服,也指僧道穿的大领长袍〕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饰均沿袭晚唐的服饰制度。新制颁发后,才逐渐将其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称为常服)、时服(按季节颁赐文武朝臣的服饰)、戎服以及丧服。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边再穿长袖对襟褙子,褙子的领口及前襟绘绣花边,时称“领抹”。宋代的服饰主要的特点是清新、朴实、自然、雅致。
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其裤子的形式特别,除了贴身长裤外,还外加多层套裤。宋代妇女有缠足的习俗,因此裙长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从左向右扣〕,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
元代衣服与周代近似,衣袖较紧、窄,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造型像百褶裙。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褂稍长的皮衣,元代蒙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则是便于骑射的衣裳,无领无袖,前短后长,以襻相连的便服。
蒙族入关以后,除保留本民族的服制以外,也采用汉、唐、金、宋的宫廷服饰,如天子的通天冠和绛纱袍,百官戴梁冠、青罗衣加蔽膝是朝服和冕服等形制,汉族的公服也为通用服式。
明清服饰(1368~1911)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
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厘米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明代女性习惯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云肩。凤冠霞帔是明代妇女的礼服,是后妃在参加祭祀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服饰。整个冠上缀着龙凤,搭配霞帔一起穿著。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民间用纽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响,同时也受到国外商品输入的影响,因此逐渐在衣服的领边和襟边普遍使用。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本人比较偏爱汉和辽的服饰,但是不知道楼主喜欢什么样式的,所以把古代衣服有介绍了~
7. 古代各个朝代衣服
中国40年代是改良旗袍比较普遍,比起30年代的改良旗袍更加的开放,变化也更多! 主要特点是:40年代,趋于无袖,缩短衣服长度,减低领子高度,更加轻便合体!改良前人属次要,单只重视诗意的线条女人体格公式化,而改良后人体美越加章显. 还流行烫发,高跟鞋,西式时装. 改良旗袍意思是,将原来满族女装直线裁的旗袍结合西洋立体裁剪进行的收腰合体的变化. 男装方面是以下几种: 1.长袍马褂,瓜皮小帽,下为中式裤子,一般是中年人公务人员穿 2.西服,革履,礼帽,一般是青年和从事洋务人穿 3.学生装,鸭舌帽或白帆布帽,象日本学生制服,资产阶级进步人士,青年学生穿 4.中山装,从民国时候就在流行拉 5.长袍,西裤,礼帽,皮鞋.这是40年代最主要流行的服装,中西结合的典范.
8. 古代衣服排名榜
不是所有背景是古代的就是历史剧,比如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这种只能叫做“古装剧”, 同样封神榜西游记这种, 也只能叫做"神话剧"。而历史剧,那多少要跟正史扯上关系,不能要求说必须按照正史来拍,但是不能脱离历史主线太远,不能演义的太过分,更不用说不能篡改历史了。
下面,推荐8部真正尊重历史、根据史实拍摄、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口碑爆棚的中国古代历史剧。
《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明朝嘉靖年间朝堂之上惊心动魄的争斗的故事。该剧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刻画了嘉靖、海瑞、严嵩等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以新锐而独到的视角、鞭辟入里的时代精神,向观众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灵魂和情感的冲击。
《走向共和》
强烈安利张黎的《走向共和》,导演不满足于讲述历史,在镜头切换之间,表达着自己对历史的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趋炎附势,有独立的历史观和深沉的情怀。还有以王冰为首的老戏骨们,各个都是影帝的水平。看了这剧只能引用梁启超说的,“(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大秦帝国 系列》
《大秦帝国》是一部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它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统一天下,以及最后走向灭亡的过程。
《三国演义》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康熙王朝》
《康熙王朝》——老剧重温,豆瓣9.0, 斯琴高娃、陈道明、高兰村、茹萍、李建群主演。讲述了清王朝一段动荡的历史,顺治出家后,清王朝内忧外患,孝庄当机立断扶持年幼的玄烨上位。一代少年天子,意气风发,步步为营,铲除鳌拜,平定三藩,开启一代盛世。陈道明和斯琴高娃的演技可以用高超来形容了,剧中很多女性角色也是非常出色。
《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2005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胡玫导演。讲述了中国汉代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到汉武帝即位再到汉武帝逝世数十年间的壮阔历史,展现了汉武帝传奇的一生。
《雍正王朝》
改编自二月河的《雍正王朝》讲述康熙皇帝驾崩,继位者四阿哥胤禛,在当政后出现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宫"、"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2006年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讲述了中国唐朝自李世民随父亲起兵征战全国到即位治国到老年逝世数十年间的历史,再现了贞观盛世。
9. 最漂亮的古代衣服
古代衣服的名称有鹤氅、深衣、绛纱袍、襕衫、马面裙等等。
1、鹤氅
鹤氅是汉服中的一种,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风之类的御寒长外衣。最初的鹤氅是一块用仙鹤羽毛做的披肩。后来的鹤氅, 表现为大袖 ,两侧开衩的直领罩衫,不缘边,中间以带子相系 。明代的鹤氅,和披风形制差不多 ,只不过有缘边多些,领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应更加宽大。
2、深衣
深衣属于汉服,是起源于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3、绛纱袍
绛纱袍是深红色直领纱袍。始于周代,楚庄王绛衣博袍以治其国。汉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后世朝服则所谓进贤冠、绛纱袍,以纱罗为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汉唐衣冠,仅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
4、襕衫
襕衫为汉服体系,出现在唐代,流行于宋明。襕衫到膝处有一道接缝,称为“横襕”——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襕衫领子多用圆领,后来的襕衫,大致也遵循了这一点,只不过领边变宽,并且接衽了。在古代,襕衫为职官公服,学子亦多穿着。
5、马面裙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