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
服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很不乐观。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传统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预计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消费会进一步释放,服装行业在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资源会加快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有利于处于优势地位的服装品牌公司更高效地整合上下游资源,巩固自身的竞争力,扩大行业市场份额。但是受到电商的冲击,发展不容乐观!
二、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如何?
1、市场概况
中国14亿人口组成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而且规模逐年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23.73亿件,同比下跌7.7%;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697.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1.34%。新冠疫情导致国内需求减少,成本增加,打击服装行业。不过,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市场仍然乐观,规模将会增长至24,000亿元。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的服装品牌因为市场消费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两大不同阵营。第一大阵营是走高端路线的服装品牌,这部分消费者是高收入群,他们对奢侈品和高档品牌的消费能力正不断增长,同时也更加讲求服装品质及购物体验。第二是走大众路线的服装销售阵营,如Uniqlo、ZARA,将快时尚设计集于一身,特别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
2、疫情的影响
女装:受疫情影响,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女装市场规模比上年下跌11.0%至9,407亿元。女装高端服装占女装服装行业的23%,并按年有明显增长。随著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本科以上学历的女性占55.9%,意味著她们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也越高。以年龄分布来说,Z世代女性喜欢尝新,而80后较受西方文化影响喜欢西化衣著。根据《2021女性品质生活趋势洞察报告》指,现今女性不再追随廉价衣服,反而要求衣服最重要好看、有风格和质料。
男装:男装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成长期,过去10年以6.8%的复合年均增长扩大。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男装市场收入达5,909亿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服装市场。根据观研天下,中国男装市场占整体服装市场的23%。与女性的购物模式不同的是,男性在实体店购物时会直接去购买产品,不会太花时间闲逛。根据《2021潮流服装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直播服装消费中,夹克是男装中最畅销的产品,同比增速高于其他衣服种类。由于男性比以往更注重个人外表,追求时尚打扮,继而带动对高品质服装的需求。近年,具时尚感的运动休闲服装在男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童装: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为2,292亿元,按年下跌4.2%。Euromonitor数据显示,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占服装市场整体比例自2012年起一直上升,由7.48%升至2021年的11.7%。根据欧睿咨询数据显示,婴幼儿服装近年的市场规模也不断增加,2020年的占比较2012年上升6.2个百分点。2020年中国内地14岁及以下的人口约有2.53亿。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优化生育政策,这预示了未来几年中国童装市场的巨大需求。
3、消费群体
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新主力军正在改变着整个消费市场。中国拥有80后、90后超过4亿人,占据中国近三分之一人口数量,再加上00后逐步进入市场,中国服装市场迎来新的消费主体力量。他们不仅消费支出能力强,又接受良好的教育,对着装有着自己的态度和理念,有着自己的消费价值主张。比如, 随意消费,但遇到真正喜欢的产品,他们则会立即购买,不在乎价格。
年轻女性消费不容忽视,是消费变革的引导性力量。中国新一代女性,注重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资讯平台关注时尚潮流,并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开式参与时尚信息的消费、传播与生产。她们不仅拥簇意见领袖的专业化影响力,也会以品牌时尚信息为基础,加工并分享时尚新内容,由此促成时尚潮流的形成。
另外,中老年人涌入消费升级的大潮。中老年消费潜力大,且出手大方。 同时,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老年人触网比例越来越大,形成了线上红 线下快速融合消费的新态势。
4、竞争优势
一些国产品牌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如运动服饰中的安踏、李宁;男西装中的雅戈尔、针织内衣中的三枪;防寒服中的波司登、夹克衫中的七匹狼;西裤中的九牧王、羊绒羊毛衫中的鄂尔多斯等。不过由于大城市大商场不断调高定位,某些国产品牌被迫从大城市的大商场中撤出,向二线城市和批发市场延伸或转移。另一方面,内地品牌也在不断提高档次,推出订制服务,并集中创新及品牌升级,以适应市场变化,带动本土服饰品牌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高端服装市场几乎被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的服装品牌占领。香港、台湾品牌则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而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近年网络红人经济兴起,催生新的产业链。网红利用人气聚集消费者,直接与品牌制造商合作,制造出“前播后厂”的生产模式。网络红人代替以往批发商、零售商的角色,成为工厂和消费者的桥梁。此方法有效缓解服装行业库存成本过高的问题,带动网络直播和产业方直接合作。
5、服装行业品牌升级及vi系统
对于当下的服装行业来说,很多品牌已经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愈加激烈的竞争中,重要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组新的品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崭露头角,专业的品牌vi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1.品牌视觉识别基础系统
1.1品牌概念
1.2品牌整体视觉个性
1.3品牌标识
1.3.1标识释义
1.3.2标识基本组成元素
1.3.3 标识网格制图
1.3.4 标识标准字
1.3.5标识标准组合形式
1.3.6净空区域
1.3.7最小使用规范
1.3.8单色使用
1.3.9错误使用范例
1.3.10背书关系
1.4色彩系统
1.4.1色彩
1.4.2色彩搭配
1.4.3示例
1.5影像风格
1.5.1 图片
1.5.2景物/建筑图片风格
1.5.3人物图片风格
1.5.4抽象图片风格
1.6辅助图形
1.6.1来由与剪切应用方式
1.6.2色彩应用
1.7应用字体
1.7.1 标准体
1.7.2中文标准字体
1.7.3英文标准字体
1.7.4辅助字体
1.7.5中文辅助字体
1.7.6英文辅助字体
2.品牌视觉识别应用系统
2.1办公应用系统
2.1.1 名片
2.1.2信纸
2.1.3 信封
2.1.4电子签名档
2.1.5 PPT演示模板
2.1.6 员工证
2.2广告宣传系统
2.21企业形象海报设计(版式)
2.2.2企业形象简介(封面、封底、内页版式)
2.2.3邀请卡及信封
2.2.4广告旗(版式)
2.2.5宣传条幅(版式)
2.2.6易拉宝广告(版式)
2.2.7户外广告牌(版式)
2.2.8灯箱广告(版式)
2.2.9墙体广告(版式)
2.2.10杂志广告(版式)
2.2.11招聘广告(版式)
2.3公用系统
2.3.1 手提袋
2.3.2 礼品伞
2.3.3 一次性纸杯
2.4 车辆系统
2.4.1事务车辆标志应用
2.4.2运输车辆标志应用
2.5包装系统
2.5.1常规手提袋
2.5.2包装袋封口贴
2.5.3 防尘袋
2.5.4尺码标
2.5.5 主吊牌
2.5.6合格证
2.5.7 水洗标
2.5.8 礼盒包装
三、中国时尚手表品牌?
天王,飞亚达,海鸥,上海,罗西尼,格雅。
四、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纺织行业涉及面非常的广,从衣服鞋帽,到内衣内裤都属于是纺织类的。具体到纺织服装,变化是非常大的。纺织服装只有在材质款式等方面,不断的变化更新,才能顺应朝流。所以,服装产业,必须有朝前的思维,不断的更进,随着人们更高的要求,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五、中国氢能源发展现状?
还早。
中国氢能源技术目前还不算特别先进,而且就算是先进的氢能源技术,也没有办法商业化。
锂电池技术还是目前新能源车主流,长期来看,氢能源确实更有意义。
六、中国律师行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我国律师制度于1979年开始恢复和发展,20多年来,律师队伍迅速扩大,到2000年初,已近11万人,律师事务所达9300多个。
七、中国领先时尚品牌?
森马品牌诞生于1996年,历经16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休闲服饰行业的领先品牌,在全国拥有4000多家门店,是中国领先的大众时尚服饰品牌,拥有活力、时尚两大产品线,近千种款式。森马服饰始终站在年轻人的潮流尖端,倾心打造年轻、活力、时尚的潮流品牌。持为消费者打造款式丰富、舒适易搭、高品质感的时尚设计新品。
八、中国品牌发展特点和趋势?
在消费升级转换的大时代背景下,国货品牌开始注重产品方面的提升,同时也催生了以品质电商为代表的新国牌。而中国品牌发展的独特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品牌。这一类的产品品牌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且结合传统文化,商品在设计风格上也较海外商品更具独特性,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伴随着商品在文化内涵方面的独特优势,未来中国品牌的发展前景受看好。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中国的品牌将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而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因素,提升产品的品质,以用户的需求为主导促进企业的品牌塑造,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朝着国际大舞台迈进。
九、中国翻译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翻译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于4月1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正式发布《2022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发布《2022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22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以服务国家大局为总体方向,以实现翻译及语言服务业繁荣发展为目标,重点分析2021年度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的新发展和新成就。
《报告》显示:我国翻译及语言服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翻译教育迅猛发展,行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
《报告》发现,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呈现如下特点:1
语言服务行业稳步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值逐步增长
2021年,中国含有语言服务业务的企业423547家,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达9656家,北京是语言服务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全年总产值为554.48亿元,相较2019年年均增长11.1%。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翻译业务量有显著增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翻译业务量有显著增长,其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英语和白俄罗斯语为市场急需的五个语种。
3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不断创新,机器翻译技术前景广阔
机器翻译在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业务的企业达252家;“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服务模式得到市场普遍认同,超九成企业表示,采用该模式能提高翻译效率、改善翻译质量和降低翻译成本。
4
翻译教育迅猛发展,翻译研究与学科建设关注国家现实发展需求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MTI)院校达316所,累计招生约9.7万余人。全国翻译本科专业(BTI)的院校达301所。翻译专题学术活动频繁,翻译研究与学科建设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翻译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重要作用等时代重要命题,凸显跨学科研究视域和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5
翻译行业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翻译服务、人员基本能力要求、翻译技术、供应商选择、翻译计价、翻译培训等方面,中国翻译协会已牵头组织编制5部国家标准,18部团体标准及行业规范。近九成的受访企业表示,行业标准有助于企业规范化运营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翻译协会高度重视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从2012年起组织实施行业调查,对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现状、特征、问题及趋势等因素进行持续跟踪调研分析和解读,受到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业界、学界、媒体界、企业界等广泛关注。
完整版《2022 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PDF附件
关注“火星学堂”,后台回复【行业报告】领取
- END -
供稿、供图:中国翻译协会
来源:中国外文局
外语J职推荐:↓↓↓
线上 | 英语翻译人员 - 英语CET6远程翻译 | 生物/医药类英语翻译实习生 | 英译中(可远程工作)60元/千字十、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必须依托什么?
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必须依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从而带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内需市场的不断拉动,现在中国几乎是全球最大的时尚消费国家,这种内循环注定了中国在整个时尚消费领域的发展是最活跃、最有活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