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的穿衣风格图片(董卿的服饰搭配)

服装城资讯网 2022-12-11 09:39 编辑:李学 85阅读

1. 董卿的服饰搭配

这是董卿首次尝试裤装,也是春晚女主持首次尝试裤装。

我们也特别采用丝绒质地展现董卿的婀娜身段,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给所有观众轻松、俏皮的形象。她还有另一个大胆尝试,是我们为她设计的纯红色无缝立体剪裁礼服。整体十分高贵华丽,仅在袖口和颈部搭配金色配饰妆点。

2. 董卿的服饰搭配视频

央视总台著名主持人倪萍老师为河南灾区捐款50万元人民币,从河南家乡走出去的鲁豫捐款40万元人民币,张泽群也发视频为咱们河南灾区捐了一年的工资!

然而:著名主持人董卿却给咱们河南灾区人民分文未捐,确实令人遗憾!

当然,不论是平头百姓丶还是名人丶明星,捐与不捐丶捐多少,我们都不能道德绑架!

3. 董卿穿的服装都是什么品牌

我个人觉得肯定是日抛,因为无论是舒适还是卫生上来说,她们都肯定用的是这,因为不差钱。其次显得眼睛水灵亮,基本都是淡淡的黑色美瞳款式

4. 董卿服饰图片

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穿的西装是Laure旗下多个系列中的一款,一身白西装,大气清秀,温和有型,跟蓝色背景和灯光很般配,就像生活在蓝水晶里的天使。董卿的身材没得挑,衣服版型也很好看,整体看上去相得益彰,白色内里更显得皮肤白皙,董卿首选的这套衣服,真的是会让人心动的。

5. 董卿的服饰搭配图片

蒙曼曾这样说过董卿:董卿,知性美丽,文化素养极高,主持得体大方,很容易让观众快速带入古诗词的场景中。

一个《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一个是嘉宾。两人一搭一合,配合得相当默契!

6. 跟着董卿学穿搭

不是。

董卿吸烟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的一个玩笑,并不是真的。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获得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制片人。

7. 董卿喜欢的服装品牌

穿丁字裤 一定显年轻, 这个看自己的风格了,喜好。参见林志玲,董卿,巩俐,林心如~品牌其实有品牌的内涵,找个适合的。 譬如安娜苏

8. 董卿的服装搭配

1、正面蝴蝶结

这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经典的系法,也是空姐常用戴法,就是简单的系一个蝴蝶结。不管是同色系还是撞色的丝巾搭配,都 OK。

2、侧边打结

侧边打结也是常用款之一,比起正面蝴蝶结,侧面打结显得更加灵动一些,有点小女生的趣味感,非常适合色彩艳丽的小方巾。

3、领带法

大致造型就是像系领带一样,可以放在衬衫外,西装内,有点帅帅的感觉。尤其可以用色彩鲜艳的丝巾,作为西装内搭的提亮。

4、THE MAGIC IRICK

这种系法,有点像围围巾,需要比较大的丝巾,尤其在天气寒冷的季节,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平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系围巾。这种系法出来的效果比较松散和自然,有种和衣服融为一体的感觉,起风的时候,看起来很保暖。

5、THE TURTLENECK

这是一种有点像CHOKER的系法,会将整个丝巾缠绕在脖子上,比较复古的搭法是放在毛衣里面,当然现在我们也可以搭配T恤或者衬衣。

6、平叠法

平叠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打法,就是将丝巾缠绕脖子一圈后,直接垂直打结但不要系,南珠姐姐就曾用过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知性

7、牛仔结

这种打法被叫做牛仔结,丝巾对折后,将尖头的一面放在前面,绕后一圈然后打结,这种系法也可以用丝巾扣,适合外搭。

8、红领巾法

将丝巾用丝巾扣或者直接在胸前打结垂下,我们的丝巾达人MAITAI姐姐非常喜爱这种方法,很有熟女范儿,很气质的一种打法。

9、发带结

就是将丝巾当做发带使用,在透顶交叉后在后面系,很适合度假休闲,分分钟文艺范儿~拍照必备技能。

10、兔子结

发带的另外一种系法,在头顶打结,活泼可爱。适合小方巾,有点酷女孩的感觉,度假范儿。

9. 董卿的服饰搭配图

董卿的成长励志故事

董卿出生在上海。她的父母都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爸爸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妈妈金路德是大学物理系教授。

董卿也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班。

《中国诗词大会》让观众发现董卿是个实实在在的才女,而《朗读者》作为董卿首次担当制片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让观众收获的是一次次感动和董卿注入的心血。

倪萍参加完《朗读者》第三期的录制后,在微博上赞美董卿主持的好,心疼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1973年出生的董卿,作为一个独生女,却从未尝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董卿的父亲出生于农村,爷爷英年早逝,奶奶高龄生下儿子。父亲从小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倾尽全力考上上海复旦大学,改写了一生的命运。

从7岁开始,父亲命令董卿不许多照镜子,父亲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去读书”。

同时,还要求她承担家务:每天刷碗、擦地;此外,父亲还不让母亲给她做新衣服,认为女孩子不能太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

董卿稍能识字,父亲就让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大声朗读并且背诵。

8岁时,天还没亮,父亲就把还在梦乡的董卿叫醒,让她到家门口淮北中学的操场上跑一千米。

“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同学老师好像都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中学以后,每年寒暑假父亲都让董卿“勤工俭学”。 “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10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铺床单时要把床垫抬起一角,特别费力。当时董卿觉得很委屈,爸爸特意到宾馆看她:“我一见到他,哇地一下就哭了起来,说太累了,我不干了……他还很难得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坚持一下”。

早在中学时,董卿就开始读名著。

每年寒暑假,父母会给董卿开列名著书单。中国文化自小就渗进骨子里,也让董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到现在,董卿还是说:“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后来因为喜欢表演,她想考艺校,但做编辑的父亲、大学教授的母亲坚决不能同意,父亲甚至愤怒地举起了拳头。

被支配的人生,这是董卿上大学前的主旋律,而艺考是她那时人生中的第一次反抗,这次董卿没有服软,而是坚决捍卫自己的梦想。

2001年,在东方卫视任职的她,一举夺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她却放弃上海的优越,选择在北京重新开始。在央视,作为一名后辈,她虚心学习、恪守敬业。进入央视第3年,她就能与李咏、周涛、朱军同台主持春晚,直到现在,每年除夕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主持,特别考验她的临场发挥。

2006年,上海浦东晚会现场,面对嘉宾的不到场,自我调侃+清唱歌曲被称为最富有才华的救场;

2006年,录制《欢乐中国行》时,董卿不小心踩空摔伤,那句“我真的是为大理的景色所‘倾倒',倒在了三塔寺下啊”被称为最风趣幽默的圆场;

2007年,《欢乐中国行》中的“金色三分钟”被称为最经典的救场:

记得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董卿救场发挥。当董卿开始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时,耳麦里突然出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

董卿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董卿临危不乱,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用“欢乐的笑”、“感动的泪”、“奔波的苦”等诸多排比句即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赏心悦耳的“感谢”。

肢体停顿让她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加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铸就了这个“金色三分钟”,也成为了主持学上一个完美的案例。华丽丽的“金色三分钟”救场,使董卿的才气一举展露,又恰逢倪萍年龄老去,使得连续九年春晚的舞台上总是少不了她的身影,成为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

2009年,春晚彩排,青年美声歌手不慎摔倒,一句“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大家都是摔倒了又爬起来才走到这里的!”被称为最具有哲理的救场。

作为主持,她讲究工作品质,对得起观众,才能对得起自己。

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她踩空摔下半米高的舞台,导演回忆当时“董卿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却依旧不松口,非要录完才走”。

录制结束,导演催促快去医院,她却担心医疗处理耽误工作,坚持把第二天节目的台本、题库带过去看。

作为央视主持的中流砥柱,董卿更懂得提升自己的内在知识。

在事业兴盛期,她暂别观众,赴美进修。

平日里的她特别爱看书,她说:“主持人是文人不是演员,不读书就像没有吃饱饭一样,精神上是饥饿的。”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董卿的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而这种美的气质来自于她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还有受过的那些苦。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所付出的一切,岁月都会还给你!